语文网 > 教案教学 > 教案设计 > 从一堂语文课谈预设和生成

从一堂语文课谈预设和生成

更新时间:2024-04-27 16:30:25

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新课标的一个理念。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,积极开发课程资源,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,跳出教材教语文。因此,语文教学课堂应有一定的动态生成,而不是全盘预设。前几天,听了一位教师讲苏教版七年级下册《三颗枸杞豆》的课,有几个环节,引人深思。

环节一:

教师在导入新课后,提问:“这是什么样的三颗枸杞豆?”

生1:这是富有生命意义的枸杞豆。

生2:这是改变人生的三颗枸杞豆。

生3:这是给人启示的枸杞豆。

生4:这是一个警号。

师:大家回答得都很好,其实这也是催人奋进的三颗枸杞豆。

(教师板书:催人奋进)

在这里,学生的回答已将文本的意思准确表达出来了,学生也已引用原文语句,教师可以补充,但无须牵着学生的鼻子,非要落到“催人奋进”上来不可,这样,未免有预设范围引学生钻圈之嫌。

环节二:教师要求学生读我和三叔的第一次对话,并给学生出了思考题:“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是否相同?从哪里可以看出?”

在解答问题时,师生得出结论为:两人有共同的爱好,都热爱大自然。接着,教师又说:“文章刚开始就谈到此种爱好,希望大家找出来。”学生找出来后,教师又说:“希望大家下去学习这段文章。”在这里,教师没让学生放开交流,只是考虑要完成下一个教学环节,没有把学生可能出现的独特思维视为新的教育资源。这种教学,教师预设多,课堂生成少。

环节三:在全文分析完、主旨总结后,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:实话实说。现场的同学临时表演了几分钟课本剧,主持人、三叔与同学们展开了精彩的对话。学生采访之后,又把时间的掌握权还给了教师。教师紧接着说:“感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,现在我们继续回到课文中。”然后,教师开始归纳“我”的成长历程,“贪玩淘气——热爱大自然,仔细观察——植物学家”,同时,形成板书。紧接着,教师又提问:“学了这篇文章,三叔给了你什么启示?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?”在学生解答第一题的过程中,教师却忙着板书,学生要解答第二题时,教师只让学生写在日记本上,没给交流的机会。尔后开始下一个环节——写作训练。

在上述课例中,教师预设了听说读写的训练,但每一个环节都没有按学生的发展状况继续下去,教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下去大家再搞”。如若每个问题都下去再搞,那么要语文课堂教学还有什么用处呢?再说,学生下去真搞了吗?

在上面的案例中,如果教师预设没有那么多,课堂教学就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:学生精彩表演之后,就会七嘴八舌地议论评价,进一步感受__二叔的人物形象,领悟三颗枸杞豆的意义,在交流中组织自己的语言,锤炼自己的语言,尽可能地运用一些关于生命、时间的名言警句,这样,作者、读者、教者三者对话、文本、写作、交流有机融合,如此教学效果就会大不相同。

任何一节课,从设想到实现,一般包含四个环节:设想、设计、实施、实现。这四个环节方向大体一致,但并不一定同步。从教的角度看,有时心想事成,有时会事与愿违。这是因为从实施到实现,要面对学习主体的反馈、疑问,而这些新因素常常能生成意外的新课程资源。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动态作出价值判断,在必要的时候临时改变教学预设,机智地应对,那么就会出现精彩的生成,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,这才是真正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去了。这样的教学行为一旦形成习惯,那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就会发生深刻的变化,就会更多体现新课标理念。相反,教师无视学生的反应,一味地按照预设执行下去,设计的教学程序也许是完成了,却很可能因不切合实际导致教学僵化,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,以学生发展为本也成了一句空话。

因此,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教学智慧,更需要更新教学观念,多一些生成,少一些预设,多关注学生,少实现自我。只要教师有了新课标理念,那么,学生质疑处可以生成,学生出错处可以生成,课堂偶发事件可以生成,文章空白探究可以生成,拓展迁移处可以生成,任何一个值得探索的地方都是生成点,只要教师肯去做。